經濟日報/徐谷楨
圖片來源:TPSC-未經許可請勿轉載
勤友光電推出全球第一台六代線鈣鈦礦專用真空鍍膜機,是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鈣鈦礦專用生產設備(基板尺寸1,850*1,500mm),具有獨特的反應腔體及超低溫基板溫控設計。勤友光電副董事長暨策略長陳來助表示,此六代線設備已獲世界領先大廠採用並試產成功。
陳來助也是台灣鈣鈦礦科技董事長,他表示,勤友光電攜手今年成立的台灣鈣鈦礦科技(TPSC),因應第三代太陽能推出整合式創新設備和材料技術,日前在「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(Energy Taiwan)」展會中發表,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,結合國產自主化設備、材料、及製程一站式解決方案(total solution), 極具突破性。」
陳來助指出,全球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,現今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於如何在大型化基板穩定塗佈鈣鈦礦層,TPSC成功開發新技術,可將不完美或是帶有缺陷的薄膜,經由特殊設備處理加工,使薄膜特性達到均一,並且具收斂光電特性的工程設計,達到更符合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量產的需求。
TPSC與設備商勤友光電合作,發展出獨家大面積薄膜修飾處理技術,更進一步研發出獨特低毒性水性配方,相對於傳統的高毒性溶劑配方,低毒性水性配方可大幅降低量產操作性的障礙,更安全及更方便製作的材料,讓未來大面積量產設備開發有更多的彈性。
陳來助說,低毒性的水溶液配方加上大面積薄膜修飾技術,讓大面積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技術往前推進一大步,已引發產業專家熱烈回響。
陳來助並引述TPSC首席技術顧問衞子健博士日前在能源週的演說內容,說明新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10年之間從3.8% 迅速提升到將近 25%,甚至能與發展已久的矽晶型與三五族型太陽能電池並駕齊驅。發展快速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邁向量產途中,在材料,設備及製程存在一些挑戰,正是台灣業者可以發揮的機會。。
陳來助指出,TPSC未來將建立一條大面積試產線(pilot line),並在試產線上繼續開發及研究次世代材料、設備以及製程的整合,同時也會結合台灣的矽晶太陽能產業,挑戰更高效率的次世代太陽能電池。
※ 歡迎用「轉貼」或「分享」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;未經授權,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
原文請詳見經濟日報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735/5975930
Comments